35%~60%的乙肝患者會復發
經治復發通常是指:曾經接受過抗病毒治療24周以上,其間由于各種原因停藥后,病情再次復發(乙肝病毒陽性,ALT即肝功能大于2倍正常值),需再次進行抗病毒治療。對于一些高危患者,只需乙肝病毒大于10 的5次方每毫升,就應該再治。
高志良教授指出,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停藥后,有35%~60%的患者會復發,在中山三院的乙肝門診中,就有超過10%是經治復發患者。據了解,乙肝經治復發患者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經過規范治療后,達到了乙肝治療指南中停藥標準的患者,停藥后復發;另一種是沒有規范治療,抗病毒藥物吃吃停停,或者擅自減量,導致乙肝復發。
“慢性乙肝的難治就在于目前臨床上應用的所有抗病毒藥物都是通過長期抑制病毒復制,來減緩疾病進展的,但不能徹底清除乙肝病毒。”高志良教授說,正因如此,無論是口服抗病毒藥還是干擾素都可能存在經治復發的問題,即使是規范治療,停藥后,乙肝病毒也有可能再次開始復制導致乙肝的復發。據了解,目前中國已有超過200萬慢性乙肝患者曾經接受過抗病毒治療,尤其是近年來,接受抗病毒治療的人群快速增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經治復發患者的比例也會不斷擴大、攀升。
乙肝經治復發患者更容易耐藥
“目前,臨床上對于乙肝經治復發人群越來越重視,主要因為兩點:第一,經治復發患者數量可觀,可以用龐大來形容;第二,這個人群很特殊,因為他們之前的治療背景很復雜,這就導致他們再治療時難度很大。”高志良教授強調:“經治復發患者大都經過抗病毒治療,而且有很多患者曾經用過不止一種口服抗病毒藥物,乙肝病毒在藥物的打壓下,容易發生變異,產生耐藥,所以經治復發患者病毒復雜度高,再治療時耐藥風險會增加。”
而對于乙肝患者本人來說,復發后容易對抗病毒治療產生疑慮,而不愿意再開始抗病毒治療,醫生要花大量的時間去消除患者的疑慮,這同樣增加了治療難度。為此,高志良教授鼓勵經治復發患者要積極再開始治療,不要喪失信心,只要選對治療方案,效果還是很好的。
很多醫生患者 不知“乙肝經治復發”為何物
據了解,乙肝經治復發是近幾年才有的新概念,部分基層醫院的非專科醫生甚至還沒有這方面的認知,只是根據病人的化驗單來開藥,頭腦中根本沒有區分初治和經治的想法,導致給患者推薦的治療方案存在不足之處。
高志良教授介紹說:“乙肝經治復發時,乙肝病毒水平升高,轉氨酶水平也升高,意味著乙肝病毒再一次在肝臟大量復制,肝細胞出現更嚴重的損傷,會加快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發生。近年來,大量臨床研究發現,對于經治復發患者需要采取與初治患者不同的治療方案,才能提高療效,預防耐藥,延緩疾病進展。”
因此,高志良教授特別強調,不能將經治復發患者與初治患者一視同仁,對于“新”患者,要詳細了解他以往的用藥史、治療情況以及停藥原因,再給出治療方案。“經治復發概念是乙肝治療特有的,這一概念在專科醫生中有一定知曉率,但還是有許多醫生認知不足,患者更是聞所未聞,所以盡快提高大家對乙肝經治復發的重視程度,對治療來說非常必要。”
對策: 乙肝經治復發 聯合治療是趨勢
對于經治復發患者,高志良教授給出明確建議:“在以下兩種情況下,特別建議聯合治療:第一,對于未達到停藥標準的復發患者,特別是既往有耐藥史者,再治療時建議聯合治療;第二, 對于經治患者復發時乙肝病毒水平高的患者,或者已經明確是肝硬化的乙肝患者,再治時建議給予聯合治療。”
2011年發表的《核苷(酸)類藥物聯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專家建議》提到:聯合治療藥物選擇的基本原則是:無交叉耐藥、具有相加或協同作用和不增加藥物不良反應。而據了解,在目前我國上市的口服抗病毒藥物中,僅阿德福韋酯與其他藥物無交叉耐藥位點。專家建議,在口服抗病毒長期聯合治療方案中,以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韋酯聯合治療的循證依據較充分,實驗已證實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韋酯有協同作用,即拉米夫定可以抑制阿德福韋酯的耐藥病毒,阿德福韋酯可以抑制拉米夫定的耐藥病毒。
專家提示:乙肝治療注意三點事項
高志良教授總結了以下三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第一:乙肝治療要做好長期斗爭的準備,即使是達到停藥標準的患者,也要堅持定期復查,目的是及時發現復發和一些其他病變。停藥以后的一年之內,要求三個月復查一次,一年以后,可以半年復查一次。
第二:一旦發現復發以后,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重新開始抗病毒治療。
第三:再次治療時,要吸取第一次治療的經驗教訓,要堅持規范治療,不要急于停藥,一定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完成滿意的療程才停藥,如果實在停不了藥的話,也要做好長期斗爭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