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研究生院Ando等近日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應用核苷(酸)類似物(NA)治療達到血清HBV DNA檢測不出(獲得病毒學應答)后,高齡、肝硬化和血清HBV核心相關抗原(HBcrAg)水平較高是肝細胞癌(HCC)發生風險增加的顯著性因素。
該項回顧性研究總共納入133例應用NA治療后達到血清HBV DNA檢測不出的CHB患者,中位年齡為51歲,男性79例(59%),肝硬化患者28例(21%),基于獲得病毒學應答時收集的數據,對HCC的累積發生率和相關風險因素進行評估。
在隨訪期間,13例患者發生HCC,患者1年、3年和5年時累積的HCC發生率分別為0%、7.8%和11.1%。對獲得病毒學應答時收集的數據進行多變量分析表明,患者高齡(HR=4.601,P=0.024)、肝硬化(HR=5.563,P=0.013)和HBcrAg水平較高(HR=13.532,P=0.014)與HCC的發生風險增加顯著相關。
研究者強調,對于HCC發生風險增加的CHB患者,即使獲得病毒學應答,仍然需要繼續監測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