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各項決策部署;切實加強衛生計生系統黨的建設,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為重點,制訂《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并推動落實。
二、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統籌推進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重點任務,研究制訂《健康中國建設監測與考核辦法(試行)》,探索建立監測與評價常態化機制。
三、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一)推動分級診療取得更大進展。 重點完善醫聯體內部管理措施和考核機制,推動區域內醫療資源有效共享;加強各層級醫療衛生機構之間藥品目錄的銜接,放開醫務人員在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內執業限制;指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落實功能定位,推動上級醫療機構下轉患者數量持續增長;每個地市都要至少建成一個有明顯成效的醫聯體。
(二)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改革成果,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鞏固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擴面深化,建立以公益性為導向的績效考核機制和內部分配辦法,鼓勵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提升崗位吸引力。推進公立醫院章程制訂工作。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重點控制不合理用藥、檢查和治療行為。配合建立臨床試驗醫療機構備案標準和監管制度。出臺《關于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指導意見》,加大“雙隨機一公開”國家監督抽查力度。
四、切實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質量
從2018年起再實施500家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程,推進優質服務示范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實施基層衛生人員能力提升國培計劃,全面開展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力爭培訓全科醫生4萬人。開展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綜合改革試點。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健全服務規范,完善激勵機制,提升服務質量,做好重點人群簽約服務。加快改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礎設施條件,實施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設規劃。
五、加大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工作力度
(一)加強重大疾病防治工作。 研究制訂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的意見。繼續做好艾滋病、血吸蟲病等傳染病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工作;啟動實施中國2035年終結結核病和2030年消除丙型肝炎危害兩大行動,防控校園結核病聚集性疫情。及時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統籌做好免疫規劃、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等工作。進一步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財政補助標準,優化項目結構,做實項目內容。
(二)做好健康促進工作。 繼續開展“三減三健”行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持續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實施《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發布《食品安全標準管理辦法》,研究制訂和修訂70—80項重點標準。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
(三)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深入實施“廁所革命”,全面推進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啟動健康社區、學校、企業等“健康細胞”建設。
六、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安全水平
實施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印發實施《醫療技術臨床管理辦法》;全面推進臨床路徑管理應用,力爭所有公立醫院年底前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實施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推進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設。做好醫療廢物源頭分類。深化醫教協同,建立完善醫學教育管理協調機制;進一步鞏固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以緊缺專業為重點,提升服務水平和能力;穩步推進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開展兒童白血病專項救治工作。啟動實施科技創新2030健康保障工程,繼續組織實施兩個科技重大專項,加快癌癥等重大疾病防治攻關,加快推進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布局建設,全面開展衛生與健康適宜技術推廣應用。
七、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
深入落實“三個一批”行動措施,將9種大病集中救治覆蓋所有農村貧困人口,適當擴大集中救治病種范圍;健全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機制;開展貧困地區“三區三州”健康扶貧攻堅行動。進一步完善遠程醫療服務網功能,充分發揮貧困縣遠程醫療服務網作用,有條件的要向鄉鎮衛生院輻射。解決基本醫療有保障,建立健康扶貧管理對象退出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加強健康扶貧基層基礎工作,注重進度和質量相統一。
八、大力發展健康產業
研究建立健康產業分類和健康服務業核算體系,制訂健康產業發展行動綱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實施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管理改革,6月底前實現全覆蓋。深化醫工協同,加快實施優秀醫療設備產品遴選,推進高端醫療設備應用示范項目和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建設,促進創新產業應用推廣。制訂促進“互聯網+醫療衛生”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構建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穩步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國家試點工作;全面啟動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設。
九、積極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
開展全面兩孩政策實施效果評估,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推動落實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構建鼓勵按政策生育的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鼓勵優生優育。啟動實施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和健康兒童行動計劃。推進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聯系人制度、就醫“綠色通道”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三個全覆蓋”,實施特別扶助金動態調整機制。做好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推進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深入實施健康老齡化工程,積極推進醫養結合。
十、充分發揮醫務人員積極性主動性
加快推進衛生職稱改革。開展屆“中國醫師節”活動。推動落實青年醫生住房保障政策。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對暴力傷醫“零容忍”,建立聯合懲戒機制。
十一、統籌提高衛生計生治理能力
積極配合做好《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立法工作;繼續推進《藥師法》《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等制修訂工作;積極配合做好《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執法檢查。做好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營造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深化醫改的良好氛圍。持續推進“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群眾性推薦評議活動。深化國際合作,舉辦援外醫療隊派遣55周年紀念表彰活動、“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暨第二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創新開展援外醫療隊工作,推動“一帶一路”衛生合作協議落實。切實加強行風建設,嚴格執行“九不準”規定,嚴厲查處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等違法犯罪行為,深入開展醫用耗材等領域專項整治。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實施辦法》;狠抓工作落實,建立臺賬,細化分解任務,明確時間表,將責任落實到人。